亞健康:健康的第 3 個燈號

亞健康
本月最推薦的環境衛生品牌
好事寶

我們是抗菌研究室,是你最專業的環境整潔隨身筆記,站內整理了多個可以打掃環境衛生的推薦產品,像是在 Elite Beauty 緻美學內賣得相當好的好事寶系列商品,本站有多次做過相關的評價介紹,不論你是在找好用的打掃用品、驅蟲用品、抗菌用品等各式各樣與環境衛生相關的用品,又或者是跟環境衛生相關的知識,本站都可以為你解惑!

文章目錄

亞健康:健康的第 3 個燈號 / Photo by Online Marketing on Unsplash
亞健康是健康的第 3 個燈號 / Photo by Online Marketing on Unsplash

亞健康這個名詞對於稍有年紀或是注重養生的人可能不陌生,但相信大多數人都是聽過但不是很了解,它到底代表著什麼?如何判斷是否處於亞健康狀態?對我們的生活又有什麼影響?是疾病嗎?需要治療嗎?種種的疑問就讓我們跟著恩揚生技一起來了解。

什麼是亞健康?

亞健康是指介於完全健康與明確疾病之間的過渡狀態 / Photo by Hush Naidoo Jade Photography on Unsplash
亞健康是指介於完全健康與明確疾病之間的過渡狀態 / Photo by Hush Naidoo Jade Photography on Unsplash

亞健康顧名思義,就是指介於完全健康與明確疾病之間的過渡狀態,就像紅綠燈中的「黃燈」,提醒我們健康已亮起警示。現代生活中,多數人「經常」會感到身體疲憊不堪、精神難以集中、情緒低落,但就醫檢查卻找不出明確的疾病診斷,這就是典型的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概念的歷史發展

  • 1980 年代中期:前蘇聯學者 Berkman 教授提出「第三狀態」或「灰色狀態」概念
  • 2001 年:第八屆亞健康研討會(Subhealth Symposium)正式定義「亞健康狀態」
  • 現今:亞健康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

亞健康與疾病的本質區別

亞健康與疾病的關鍵差異,可以從診斷標準、自然情況下的自我修復性(可逆性)到調整形式來分辨,作為掌握維持健康的第一步。

特徵亞健康疾病狀態
診斷標準無明確疾病診斷有明確診斷標準
主要特點身體不適感各種病變
可逆性通常可逆需要醫療介入
意識概念察覺不適產生疾病
調整形式生活調整為主藥物治療為主

亞健康有多普遍?

亞健康現象在全球範圍內非常普遍 /  Photo by Towfiqu barbhuiya on Unsplash
亞健康現象在全球範圍內非常普遍 / Photo by Towfiqu barbhuiya on Unsplash

全球亞健康現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亞健康現象在全球範圍內非常普遍:

  • 僅 5% 的人口處於完全健康狀態
  • 20% 的人口處於疾病狀態
  • 高達 75% 的人口都處於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是一個模糊的身體狀態,是身體產生不適感、對於人體的提醒警示,生活中的持續現象,幾乎每個人都有。

亞洲地區亞健康盛行率

2013 年由 Yin 等人發表的研究指出, 從 78 個評估身心表現、社會適應和性生活的調查問題顯示,該地區有 36.6% 亞健康盛行率以及 43.1% 疾病盛行率,而這僅是針對中國中部地區不分性別, 20~91 歲,總共 1473 人的研究的結果。

亞健康的下一階段很可能是疾病發生,再結合上述這些數據來看,它已然是你我生活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什麼樣的狀況算是亞健康?

亞健康的各種生理狀況 / Photo by Towfiqu barbhuiya on Unsplash Photo by Towfiqu barbhuiya on Unsplash
亞健康的各種生理狀況 / Photo by Towfiqu barbhuiya on Unsplash

亞健康的生理狀況

  1. 肢體痠痛 (37.6%) – 最常見的亞健康症狀,大多是人都長期有「這裡痛、那裡痠」的困擾吧!
  2. 疲勞乏力 (31.6%) – 長期疲勞已經被認為是現代生活的必然狀態
  3. 肩頸疼痛 (30.5%) – 辦公室族群基本的亞健康表現
  4. 眼睛乾澀 (29.2%) – 現代人長期接觸 3C 產品的亞健康症狀
  5. 睡眠問題:失眠、多夢、淺眠
  6. 消化不良:飲食、作息不正常導致腸胃功能紊亂

客觀指標的輕微異常

亞健康狀態下,醫學檢查可能顯示指標輕微偏離正常範圍:

指標類別亞健康異常範圍
體重指標BMI ≥ 25 kg/m² 或腰圍超標
血壓收縮壓 120-139 mmHg 和/或舒張壓 80-89 mmHg
血糖110-125 mg/dL
血脂甘油三酯或總膽固醇偏高
肝腎功能輕微異常
氧化壓力標誌物輕微異常
亞健康的生理指標參考(Li G et al., 2013)

亞健康的心理狀態

亞健康狀態絕對不只生理,情緒沮喪焦慮不安煩躁易怒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孤獨感等等負面情緒,這些心理問題往往容易被忽視或是為理所當然,長期下來對我們也是巨大的內耗。

當這些問題變成我們的生活日常,等於為抑鬱、憂鬱等心理疾病埋下種子。

亞健康高風險族群特徵

看完種種研究數據後,基本上我想除了新生兒以外,大部分的人都具有部分亞健康狀態,尤其是底下這些族群:

  • 年齡較輕:多數青壯年族群
  • 教育水平較高:靜態工作者、知識工作者居多
  • 從事久坐的腦力工作:長期需要思考的辦公室族群
  • 長期處於高壓環境:節奏快速、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

沒錯,這些人基本上都是社會的生產力來源,在人生還沒累積足夠資源的情況下,仍舊需要投入長期精神與體力的社會中堅份子,亞健康多是工作造成。

改善亞健康狀態的 3 個建議

改善亞健康狀態的建議 / Photo by Scott Graham on Unsplash
改善亞健康狀態的建議 / Photo by Scott Graham on Unsplash

✅改善亞健康狀態的建議 1 :取得生活與工作間的平衡

誠實面對自己,思考對於生活與工作的真正想法是什麼,是經濟因素還是成就感?確定工作的目標考慮當下自身條件能否負荷能否在合理的情況下堅持到完成?都需要給自己一些具體可行的目標或停損設限。

工作是為了生活別被工作追著跑,不然往往絆倒自己的都是當初被擱置,認為是小事的那條鬆掉鞋帶。

✅改善亞健康狀態的建議 2 :培養運動習慣

運動可以增加腦內啡分泌,腦內啡是一種由大腦分泌的天然神經傳導物質,是人體內建的止痛劑,能有效緩解不適與疼痛並產生愉悅感,運動能同時改善生理與心理的亞健康狀態,建議採取低強度和持續性的游泳、瑜伽等,或能達成所謂的「 333 」, 1 週做 3 次,每次 30 分鐘,每分鐘心跳達 130 下以上為目標的運動。

✅改善亞健康狀態的建議 3 :飲食調整與補給

對於亞健康族群而言,往往倚靠不定時的零食、點心,忽略固定頻率的正餐進食,讓身體在需要能量與營養時無法獲得滿足,不需要時又過分攝取,長久下來將導致營養過剩或部分營養缺乏。

現今社會中獲取食物與營養已經不困難,對於早中晚三餐的要求也不再嚴格要求,維持固定進食頻率,多元攝取不同營養,其實足以應付日常活動能量需求,偶而針對缺乏的營養補給保健品即可。

推薦閱讀:3 種飲食策略幫助你脫離亞健康族群

認識、了解並擺脫亞健康狀態

面對並克服亞健康挑戰 / Photo by Madison Oren on Unsplash
面對並克服亞健康挑戰 / Photo by Madison Oren on Unsplash

現代生活中無所不在的亞健康挑戰,除了調整生活作息、培養運動習慣和改善飲食外,額外營養補給也是維護健康一環,恩揚生技特別針對亞健康族群設計的牛樟芝子實體滴粒,正是為忙碌現代人量身打造的健康守護者,滴粒形式便於攜帶、食用與吸收,能幫助我們快速達到滋補強身、體質調整的目的,徹底擺脫亞健康的黃燈狀態。

推薦閱讀:恩揚生技牛樟芝精華:探索台灣珍稀國寶的健康守護力量
推薦閱讀:牛樟芝滴粒是什麼?值得買嗎?

亞健康的常見疑問

什麼叫做亞健康?

亞健康是指介於完全健康與明確疾病之間的過渡狀態,就像紅綠燈中的黃燈,提醒我們健康已亮起警示。此狀態下的人常有疲勞、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但醫療檢查無法診斷為具體疾病,是身體對不平衡生活方式的警訊。

怎麼改善亞健康?

改善亞健康可從多方面著手,例如:取得生活與工作的平衡,適時設定停損點;培養運動習慣,如每週 3 次、每次 30 分鐘的有氧運動;調整飲食與營養補給,避免不定時進食與偏食,必要時可搭配保健品,例如有益亞健康族群的恩揚牛樟芝滴粒產品。

亞健康餘命幾年?

亞健康本身並非疾病,因此沒有明確的餘命計算,但若長期忽視其警訊,可能會轉變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進而影響壽命。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有約 75% 人口處於亞健康狀態,若能及早調整生活方式與健康管理,是可以逆轉的。

who 如何定義健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的狀態,更是一種身體、心理與社會功能完全良好的整體狀況。這表示健康是一種積極且全面的狀態,也強調心理與社交層面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

你的身體” 亞健康 “了嗎 – 豐榮醫院

亞健康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Yin, D., Wang, J., Yan, S., Hu, X., Wu, J., Li, G., Jin, B., Xie, F., & Xie, Q. (2013). Subhealth: definition, criteria for diagnosis and potential prevalence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China. BMC Public Health, 13, 446 – 446. https://doi.org/10.1186/1471-2458-13-446.

Gao, Y., He, C., Zhang, L., Si, X., Sun, J., Wang, M., Wang, X., Jiang, X., Shi, X., & Yu, Z. (2022). Subhealth Risk Perception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Measure. 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Medicine, 2022. https://doi.org/10.1155/2022/9950890.

Yang, X., He, Y., & Ni, H. (2019). Optimization model research on major underlying factors in the subhealth condition evaluation in 1 City and 7 Provinces in China.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5, 88 – 94. https://doi.org/10.4103/wjtcm.wjtcm_7_19.

Lou, J., Tu, L., Wang, Y., Xu, J., Jiang, T., Li, J., & Shi, Y. (2023). Relationship chains of subhealth physical examination indicator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using the PLS-SEM approach. Scientific Reports, 13.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3-39934-5.

Cheng, L. (2025). “Am I in ‘Suboptimal Health’?”: The Narratives and Rhetoric in Carving out the Grey Area Between Health and Illness in Everyday Life. 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 47. https://doi.org/10.1111/1467-9566.70005.

» 更多推薦:

如何挑選乳鐵蛋白保健品?10 款乳鐵蛋白推薦
【2025 最新】畢業送什麼花?教你一次挑到心儀的畢業花束

更多精選文章

亞健康:健康的第 3 個燈號

亞健康這個名詞對於稍有年紀或是注重養生的人可能不陌生,但相信大多數人都是聽過但不是很了解,它到底代表著什麼?如何判斷是否處於亞健康狀態?對我們的生活又

深入閱讀>>
搜尋更多優質好文
更多精選文章
本周熱門文章

亞健康:健康的第 3 個燈號

亞健康這個名詞對於稍有年紀或是注重養生的人可能不陌生,但相信大多數人都是聽過但不是很了解,它到底代表著什麼?如何判斷是否處於亞健康狀態?對我們的生活又

閱讀全文 »
返回頂端